2016年4月30日
#105 成绩不代表一切
大学念了三年,目前是学士二年级生(Degree Second Year),结束了第一学期,现在属于假期阶段,继续大众传播科系,选修新闻与广播。
去年8月结束的专业文凭(Diploma),以3.47的平均累计分结束两年的课程。当中以B+的等级居多,一些科目则分散在A和B的等级。在大家看起来是很不错,甚至有些人认为是有意的成绩;我却不满意考获的成绩。我不甘心自己在4学分的几个科目拿下B,当时还愤愤不平地认为为什么拿A的科目学分尽是3分。我依稀记得最后一个学期无法保持之前拿到的3.5,最终以3.35的学期累计分,拉下了平均累计分变成3.47。我懊恼,因为最后一个学期的两科B,我不能以3.5在文凭拿下Distinction,而是以3.47在文凭写下Upper Credit。我为了0.03的平均累计分,失落了(甚至矢志)一个星期多。
说到这里,我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我对成绩过于计较。我就是对自己要求过高,要求自己的任何功课一定要拿到一定的分数,分数过半绝对不是我的标准。我会如此要求自己,就只因不要给人看不起。我的英文水准没有他人高,也没有特别高超的软体技能,初入大学感受被同学看不起的滋味。
刚刚看了学士第一学期的成绩,得了3B+、1B和1C+的成绩。意外的是,我对于拿到C+的科目并没有任何感觉,一丁点的情绪波动都没有。那一科是相对容易的科目,不需要每个星期复习几个理论,更不需要每天闭关,每个星期交作品给讲师过目。课程纲要也很简单,整个学期可能就只有5、6个超简短的章节学习,基本上是很入门的科目。考试也十分容易,答案直接明瞭,可说是能看着考卷笑笑的科目。
即便听很多学长说这一科是多么的简单,到了中期,我还是觉得我无法在这一科拿到好成绩。大学的评定标准是60%的功课以及40%的期末考,功课的分配则是50%的组队功课以及10%的个人功课。我与组员们的想法不一致,做事的处理方式也截然不同。老实说,我非常不喜欢他们做功课的态度,因此摩擦也一直出现。因为最终的演示影片出现了一堆我认为不可理喻的问题,我甚至在讲师给完评论后,黑着脸走回位子。
我没有怪他们,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,对于人生的许多方向也有很多态度。一个队伍的功课出现问题,铁定不是一部分人的错,而是大家都有错。可能我也有错,导致整个功课做得四不像,成绩也是我有史以来最惨不忍睹的结果。不过往好处想,因为这件事,我对分数没有以前的执着。
这次仅拿到3.17的学期累计分,是我读大学最差的成绩,达到自己设定的3.5平均累计分很困难。不过明年12月,最终的平均累计分会是多少、是否能达到,这不是我应该执着的。因为目标的出现是一个努力的动力,而不是这两年要承受的压力。
我不能阻止别人如何评论我,说我人生只是主动学业成绩的阿呆也好,讲我炫耀自己成绩多棒也罢。我只是在追求目前我该注重的事。
至于那些对学习不放心上,嘴里一直说成绩不代表一切的人。我只想说,你对现阶段最应该注重的事都没要求了,还有什么资格大谈空幻的以后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加油=)
回覆刪除